在深圳湾的粼粼波光中,一座“未来之塔”正在蓝色天际线下拔节生长。近日,由中建安装承建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及相邻地块机电总承包项目地下室机电样板段验收通过,正全力冲刺主管线施工节点。
项目地处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十字双轴”中心,最高建筑高度400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连廊双子塔第一高楼、深圳第三高楼,南方公司承担东塔、西塔、裙楼等主体及附属设施的全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片区TOD地标、大湾区城市综合体标杆。
精益管控 样板引路
项目总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需安装45套机电系统及35000余台设备,建筑业态多,功能需求及内部结构复杂,多个作业面与土建交叉施工,并且项目要求设备及管线安装精度偏差控制在毫米级。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品质标准高,对项目建设提出严苛要求。
面对繁重的工程量,南方公司提级管理,人、机、材等资源全力倾斜,保证各类建筑物料及时供应;同时项目团队实行网格管理,划分4大工区同步建设,多专业协同、流水化作业,挂图作战保障项目完美履约。此外,项目团队还与各参建单位紧密配合,对项目结构、土建、机电、幕墙BIM模型进行整合,有效化解专业碰撞风险,从设计前端解决复杂图纸问题。
在质量方面,项目邀请公司机电专家驻场指导,根据工程难点、特点制定专项方案,同时依托公司创新研发的机电智能建造平台,建立楼栋BIM管线数字模型,配合现场激光精准定位,实现各类管线安装偏差控制在毫米级。团队还坚持样板引路,1:1打造8个工艺样板,覆盖全部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运用BIM+AR可视化平台实现管线实模一致比对,保障10余项施工工艺标准化落地,项目建设质量屡获业主表扬。
科技创新 数智建造
作为海滨城市,深圳台风、暴雨频发,而项目独特的梯田式退台外形,在暴雨时极易形成瞬时洪峰冲击排水系统。为保障建筑排水通畅,项目团队与重庆大学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创新研发超高层建筑塔楼雨水排入梯田的高流速就地消能装置,通过对建筑在极端天气下排水系统进行模拟评估,优化梯田排水沟断面形式及坡度,可实现超标雨水安全排放、常规雨水收集利用。
作为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团队与业主、总包联合研发驾驶舱智能指挥平台,集成C塔全景图、智能建造管理及课题研究成果三大模块,实现资料全维度覆盖与三维可视化,管理效率较传统平台提升30%。在制冷机房建造中,首创基于“物联网+AI”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植入AI算法,实现在满足舒适性前提下,自主完成设备启停策略优化与变频调节,该技术将形成包含2项发明专利的成套解决方案,为项目高品质履约提供专业支撑。
面对项目高峰期超500个临电点位的用电管理压力,项目团队还应用公司创新研发的智慧云盒系列产品,通过在电箱内部植入AI芯片实现故障“事前预警、事中警告、事后追溯”三级防控,实现隐患防范覆盖率达到100%,综合能耗降低13%,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学习赋能 联建攻坚
项目团队95后占比约53%,如何快速提升项目团队专业水平?项目负责人赖生林实施“三阶赋能”计划:组织青年员工赴招商银行、白云会议中心等标杆项目学技术、学标准、学管理;开设“读图讲图”专项培训,总工拆解BIM图纸复杂节点,帮助团队成员强化图纸理解能力;建立“机电夜校”常态化学习机制,对超高层机电创优案例进行集中研讨。在赖生林的带领下,团队聚焦数字化建造与模块化机房施工,攻克空中连廊屋脊梁内排烟风管安装、超长垂直电缆敷设等多项技术难题,助力项目高品质建设。
项目团队坚持以党建引领施工生产,着力打造品质工程、绿色工程、创新工程,实行项目班子成员包保制度,每名党员承包一个施工区域,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强力支撑项目履约创效。项目团队还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与属地政府、业主单位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与深湾区发展、高新投等业主单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召开“湾区融合谋新篇”党建座谈会,通过“阵地联建、活动联办、难题联解”的模式,赋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智慧点亮湾区,匠心筑造标杆。中建安装持续塑强高端机电建造优势,始终践行精益建造、品质建造发展理念,持续增强项目履约能力,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打造智慧建造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