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上安电厂余热入市输配线北线项目全面冲刺交付节点

发布日期:2025-03-04
【字体:打印

筑绿色长龙,绘温暖答卷。近日,中建安装承建的石家庄上安电厂余热入市输配线北线项目建设正酣,一期11公里管道全部实现贯通,二期太平河顶管施工顺利完成,全面冲刺交付节点。

1.jpg

作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增加管网输送能力、保障供热安全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将上安电厂的工业余热作为主要热源引入市区,替代传统燃煤、燃气热源,建成后将满足3200万平方米采暖需求,助力构建清洁、安全、低碳的供热模式。华北公司承建一、二期共19公里供热管网建设任务。

交叉协同 敷设高效推进

项目建设范围涉及3个行政区,管网与大量雨污水管道、地下光缆、燃气管线等交叉,项目施工面临重重考验。项目团队提前梳理制约履约推进的重难点60余项,将现场分为7个工作面,定人、定点、定时逐一攻坚,内外联动、打好“时间差”,保障500余名建设者、40余台大中型设备有序衔接,施工建设不断档。

2.jpg

管道敷设前,项目团队提前邀请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等部门对地下管线进行摸排,详细分析各类管线走向和开挖深度10余次,保护既有管线不被破坏,同时在碰撞点及时调整热力管线标高位置,确保交叉净距控制在15厘米以上。

沿北三环辅路东西向敷设的7.8公里直埋供热管网是履约推进的重中之重。全区段与三条主干道相交,面临着与新建管线协同、与既有管线交叉、与市政道路同向施工的多重难题。项目团队紧跟市政道路作业面,动态推进管道敷设、对口、焊接等环节,确保工作面无缝衔接。在道路交叉处,精准摸排8类既有管线路径,提前封堵上下游污水管道,对既有管线进行悬吊,快速完成“穿针引线”。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兼程,项目团队在北三环辅路通车前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兑现履约承诺。

科学施策 管线精准顶进

项目沿线地形地貌复杂,热力管线2次下穿河道,5次穿越北三环、西三环等城市主干道,传统断交或围堰施工,将极大影响市民出行。为保护地上建筑物、地下既有管线不被破坏,项目团队将原本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盾构技术进行“微缩”升级,利用直径仅3.5米的智能顶管机组替代传统开挖,适合多种复合地层掘进,精准控制地面沉降,确保热力管线安全穿行。

3.jpg

项目团队在施工前详细勘探地形地貌,因地施策完善顶管施工方案。下穿太平河段、石津干渠段、黄石高速段涉及大量密集卵石层,传统顶管施工极易引发刀盘卡顿、排泥管堵塞等风险。项目团队优选土压平衡顶管机,其特有的螺旋输送系统与压力舱精密配合,既能实时稳定掌子面压力,又能将直径20毫米以下卵石均匀排出,全程实现“零堵管、零沉降”。

下穿太平河区段与地下水连通,给顶管设备机头带来极大水压,极易引起渗漏,甚至涌水事故。项目团队对顶管设备进行创新,在土压平衡顶管机螺旋出土口处增加阀门,防止河水倒灌,避免顶进困难和地层坍塌,实现精准掘进。

精益求精 守护供热安全

与常规市政管线不同,供热管网全线供水温度需保持130℃和1.6兆帕的中压状态,如何精准组对、焊接,确保供热输送安全,承载着千万民生需求。

4.jpg

项目团队严选施工用材,管道采用预制聚乙烯外套保温管,材质稳定。管道衔接处采用氩电联焊方式,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将焊接与探伤穿插进行,实现双重保障。项目团队还成立QC小组,攻关大直径长距离管线焊接技术,保障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焊接后覆盖电热熔式聚乙烯保温层,为管道薄弱处“穿上”坚硬铠甲。

长距离管线敷设极易受温度变化影响,引起管道热胀冷缩,存在渗漏风险。项目团队每隔100—200米在管道接口处设置直埋套筒补偿器,其套筒结构可伸缩25厘米,巧妙化解热胀冷缩的百吨应力。全线沿线敷设分布式光纤,如同管道的“感知神经”,当管道局部保温破损导致温度异常,5分钟内即可精准定位泄漏点,比传统检测效率提升10倍。

铺就供热管网,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中建安装践行“双碳”战略,积极投身城市管网建设,以高品质履约推动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专业力量。


中建股份微信

中建安装微信

中建股份微博

中建安装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 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65014号-1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