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荒岛,打造石化超级工厂;东海潮涌,诉说他的铿锵建设足迹。12年来,他以一点一滴辛勤的汗水、一步又一步坚实的脚印,辗转多个大型石化项目,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他是中建安装苏杭公司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项目经理朱聪,屡次投身孤岛建设,匠心筑起钢铁丛林。
二次出征 逐梦孤岛
2020年,朱聪来到一座孤悬东海之上的偏远小岛——鱼山岛,担任起岛上炼化一体化项目副经理,从此,他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
瓦蓝天空、蔚蓝海面与一座座银白色的储罐交织着清新与浪漫,然而海岛冬天冰冷刺骨的海风却让人无暇欣赏美景。那是朱聪最忙碌的一个春节,与现场四十多名工人一样,他积极响应“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春节期间坚守项目一线。“接到一条新的加急线任务,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调配材料和人员。”看到工作群闪动的信息,作为坚守人员,朱聪立刻赶赴现场、着手指挥,亲自铺起管道。然而有两根加急线管道放在离施工地点较远的地方,而吊车正在项目现场作业,靠人力抬过去费时费劲,怎么办?
“就这样子推,大家再加把劲。”豆大的汗滴从朱聪的额头上滑落,此刻他正和几名工人一起,推着两根管道,管道的下方是横放的四根钢管。这是朱聪在模仿火车铁轨铺路的法子,他将四根废旧钢管铺在地上,两根管道放在上面滚动运输,等滚过一阵,就把末段抽出来放在前面,像火车的铁轨一样铺路前进。远远望去,这临时组建的“铺轨队伍”逐渐熟能生巧、快速前行,圆满完成了管道铺设任务。
2021年7月,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的鱼山岛,几乎直面台风“烟花”的侵袭。项目部紧急召开台风来临前工作部署会,将管理人员分为两组,一组留守生活区安排工人有序上车,另一组前往政府指定安置点接收工人。临危不惧,朱聪又一次彰显党员本色,主动选择留在岛上,组织连夜转移或加固现场百余台施工机械,指挥工人队伍有序撤离。第二天,在安置点工人进行二次撤离时,他又选择殿后。最终,项目200余人安全撤离,安置点现场秩序井然。
随着一台台大型设备相继吊装,一个个重要节点顺利完成,一座岛上石化基地逐渐高塔成林……鱼山岛项目顺利竣工验收。此时,公司又新承接了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位于距此40公里外的黄泽山岛上,位置更为偏远。朱聪再次揽下了孤岛建设重任,在新的海岛项目上,他继续像灯塔一样为项目建设指引方向、护航前行。
品质建造 存于匠心
“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拿起手机看天气预报,已经是我们所有施工人员的固定习惯了。”一说起黄泽山岛的项目建设,经验丰富的朱聪就打开了话匣子。不同于陆地施工,海岛施工有着“看天吃饭”的特殊性,由于深受雾气重、风浪多、台风季的影响,真正留给项目团队的施工窗口期并不长。
从打好地基开始,朱聪带着项目团队一起创新思路、优化设计……为项目17座储罐的“拔节生长”提速加码:创新基岩状态下地下设施施工技术,削弱对储罐基础扰动的同时,减少基岩破除量,提升施工效率;采用内挂三脚架正装法施工技术,在罐壁内侧架起两层可拆卸平台,可反复利用,减少材料运输时间成本;应用大型储罐模块化组装技术、自动焊接技术提升工效,并通过参数设置,使焊接技术充分适应海岛气候,保障近4500吨高强钢板拼接质量……最终,项目提前1个月完成全部储罐封顶,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多次收获表扬信,并通过现场带动市场,顺利承接了G301、G302罐维修改造项目等后续工程。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爱动脑筋的朱聪还是项目上的“金点子”王。由于黄泽山岛四面环海,物资、人力要经汽车、轮渡、登陆艇等交通工具辗转3个码头,才能来到岛上,有时仅仅差一个备件,整个工程就被迫处于窝工状态。为此,朱聪打起了二次利用的“金算盘”,通过对储罐建造中剩下的边角余料再利用、再制作,使之成为部分管道支架材料,在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节省了近49吨的材料。
在朱聪的引导下,项目成员也积极参与创新成果的产出,在低压拱顶罐内防腐作业中,朱聪发现传统满堂脚手架搭设速度慢、施工效率低,便与项目团队三推六问、集思广益,最终创新应用罐内防腐旋转升降平台,采用电动升降、旋转的方式,实现平台在罐内的360度旋转,使罐壁除锈、刷漆等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旋转升降平台一次投入小、搭设速度快,克服了满堂脚手架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脚手架安拆费时费力等缺点。
同时,朱聪带领项目团队总结各类创新成果,形成了包含椭球形大型低压储罐罐内外提升工装设计、承压过渡段和球形罐顶预制技术、焊接变形控制及热处理等技术在内的椭球形大型低压储罐制造关键技术,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应用,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省了人工、机械的投入,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百万元,科技进步效益率2.19%,并获得安装行业最高技术荣誉奖——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披荆斩棘 赤心坚守
“一天只有两班轮渡,上岛出岛都倒两班船,刚来岛上大家多少都会有些畏难情绪。”朱聪回忆起刚登岛时的情景,树木凌乱、荆棘丛生,面朝大海,眼前并没有春暖花开,而是碎石四散、杂糅成一片片荒地。
岛上生态环境脆弱,淡水不足、交通不畅、建筑等基础设施落后,而项目团队中刚入职一两年的年轻同志们居多,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度、高日照的恶劣气候中,远离亲人,信息闭塞,业余生活单调,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此时,年轻小伙子们口中的“聪哥”俨然成了他们的“大家长”。
缺少用水,朱聪就带领他们通过坑道取水、过滤雨水等多种途径,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生活乏味,朱聪就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场地、资源,乒乓球桌、健身器材、工会服务站、医疗站陆续出现在了小岛上。“长出来啦,长出来啦!”一天,一个喜讯几乎传遍了半个小岛,原来是项目部带来的瓜苗长出了西瓜,炎炎夏日下,项目团队就这样吃着自种的西瓜,奉献满腔热血。
焚膏续晷,兀兀穷年。朱聪和他的项目团队以岛为家、以苦为乐,用匠心和坚守树立起石化工程标杆,在业主组织开展的立功竞赛中名列全线前茅、荣获先进,并取得杭州市建设工会系统“工人先锋号”称号。
大海纵然深远辽阔,却藏不下对家人的思念。每当忙碌一天的朱聪回到宿舍时,第一时间就是向家里拨去视讯电话。“加油爸爸!你是我的榜样,我长大了也要跟你一样建大工程!”儿子的理解和支持总是让朱聪得以宽慰和自豪。
1条黄金水道,2座悬水小岛,41台储罐,600余个日夜……在一座座孤岛上播种“石化梦”,一个个鳞次栉比的储罐结下累累硕果,朱聪用脚步丈量荒芜,在星辰大海中塑强一流石化品牌,以实干之笔谱写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