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故事 | 从盐碱滩涂到工业绿洲,十年耕耘建证“津”彩蝶变

发布日期:2024-08-29
【字体:打印

背倚津沽大地,步跨渤海之滨。从盐碱荒滩到九通一平、从荒芜一片到项目林立……“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十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草木难生,沟壑纵横,北风猎猎吹人倒。十年后,这里管廊蜿蜒、储罐矗立、炼塔高耸,高端绿色石化基地乘风远航。

仓储、管廊、厂房等多个类型项目……十年一剑,筚路蓝缕,中建安装一公司天津南港项目团队全方位融入区域开发建设之中,与南港同发展,共成长。本期《品牌文化故事》我们将走进这支项目团队,聆听他们的“津”彩故事,一起感受文化温度,传递品牌力量!

 

开疆扩土  挑战中开创新篇

发挥石化主业优势,早在2012年,我们便已瞄准了南港这片“处女地”,垦荒号角就此吹响。当地化工类装置项目聚集,但当时的我们还没有同类石化装置安装经验,垦荒之路颇为艰辛。于是,我们一边拜访属地业主,面对面了解业主需求,主动上门推介,开拓营销资源;另一方面逐条认真分析当地招标信息及条款,寻找合适时机。

转折在2013年底到来了,我们成功中标某外资公共液体石化仓储项目,这也是南港工业区首批化工建设项目之一。


中标之后,有喜有忧。喜的是迎来了我们在南港的第一个项目,忧的是工期紧,任务重,管理标准高,如何高效推进生产履约工作,成了项目需要攻克的难题。

第一“难”便是设备采购。海外设备加工周期长,且需等待报关时间,若按正常流程完成采购,最少也需要近两个月。合同工期只有7个月,怎么办?大家一致决定:压缩采购周期。为此,项目技术人员连续加班加点,梳理技术参数,确定采购设备型号。同时邀请物资人员驻点办公,缩短招标流程。双线联动之下,我们与时间赛跑,将采购周期缩短了30天。


采购抢回了时间,但我们又发现按照常规工序施工,依然需要9个月时间,无法保证按时交付。我们又对罐区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调整施工工序,在土建储罐基础施工完成后,优先施工管道管墩、埋地管道以及地面基层,并利用储罐试水的时间,同步完成罐区地面施工。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们将整体工期缩短了75天,确保了项目如期完工,并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成功打响了我们在南港建设的“第一枪”。


首战告捷,我们成功敲开了南港市场的大门,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再加上深入分析天津石化产业政策导向和南港发展现状后,公司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紧跟政府步伐,提前做好谋划。以竞速之势,我们陆续中标天津南港投资服务中心、天津南港中沙管廊项目等区域发展重点项目,站稳了发展脚跟。

 

破题前行  深耕中乘势而上

2016年开始,天津渤化集团开始实施搬迁改造计划,而它们的“新家”便是南港。

“两化”搬迁关乎安全,更承担着为全国城市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提供“样板”的重任。2018年,我们陆续中标了南港天津渤化专用罐区EPC总承包项目、80万吨/年聚氯乙烯等系列项目,接过了“两化”整体搬迁和转型升级的接力棒。

乘东风,抓机遇。公司成立了南港大项目部,在助力打破化工围城困境的同时,自身发展也迈进了全新阶段。


“只要有需要,我们就要上!”在“两化”搬迁项目进度条“刷新”最为吃劲的时刻,新冠肺炎突袭全国。大年初七,南港大项目部的员工们都放弃了休假,“逆行”回南港。

由于疫情突如其来,在科学封控的前提下,当时的南港大项目部经理黄燕伟统筹建设与安全,设置项目AB角,带领大家互相补位,一起抗疫情、保安全、抢时间、抓进度,在机械轰鸣声中,项目迅速“跑”了起来。由此,我们也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为了“抢”回疫情延误的工期,在面对当时国内最大的聚合釜装置安装时,我们摒弃了传统一层一层拼接安装的保守策略,而是先搭建装置支撑框架,再将装置整体预制好后一次性吊装进框架内部,有效节省了30%的安装工期。

同时为确保这场“空中接力”万无一失,我们还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防碰撞预警监测,就像是为这座钢铁巨兽配备了敏锐的“眼睛”和“耳朵”,时刻监测着周围的动态,保障设备在“穿越”的过程中的安全和安装精度。


在我们的默契配合下,仅用了短短4天时间,16台聚合釜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一一精准落位,稳稳地矗立在了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后来,业主发来表扬信,称赞我们不仅进度快,在安全、质量、环保方面同样成效显著,双方也就此开启合作的新篇章。

 

暖心携手  共赢中绽放精彩

“打造世界一流的南港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石化产业聚集区”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南港正在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等优势,做强、做优石化产业。

为深度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公司紧跟南港建设步伐,先后承接了PVC、石化管廊、输配水中心等10余个重点项目,收获了业主送来的数不胜数的表扬信、锦旗,建证着我们以品质履约和匠心专业,助力推动南港的发展与改变。

2023年底,我们承建的石化管廊EPC一标段项目全面竣工,近12公里的管廊成为南港区域重要的石化原料传输大动脉,每年输油能力可达800万吨。


可在建设初期,有十户村民的家园正位于管廊的必经之路上。这些房屋,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更迭,承载了数代人的欢笑与泪水。为了不让冰冷的工程规划成为割裂情感的利刃,我们开始寻找那条既能推动项目前行,又能守护村民情感的“第三条路”。

项目经理刘峰带着我们踏上了挨家挨户的走访之旅,脚步踏遍了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屋檐之下。我们倾听每一位村民的故事,勘测每一座房屋的位置,将每一份情感与需求都铭记于心。


在经过与设计院的无数次研讨之后,我们巧妙地在原有路线上微调方向,向右轻轻一转,为村民们留出了十米的空间,虽然不长,却足以让管廊绕过他们的家园,让爱与温暖得以延续。

当这个好消息传回村中,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感激的笑容,而我们也在工期进度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了“完美契合点”。


管廊途中有5公里的施工路线要穿过地基松软的鱼塘、虾池等养殖基地,为保证安全,我们对鱼塘施工区域全线进行回填并压实平整,并将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作为桩基打入地下,抵御未来可能的水流冲击与侵蚀,成为管廊最坚实的守护者。


穿过村庄、池塘,我们来到了城市的三大动脉——42米的海景大道、34米的津歧公路和26米的板桥河,为了不影响道路通车,项目团队多方协调,在晚间22点至早上6点实行封闭道路施工,为了在8小时内完成“空中接力”吊装,我们将管廊的每一段如同积木般精准预制与组装,只为确保吊装之时,能够如行云流水,毫无阻滞,最大程度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影响。

经过20个月的艰苦奋战,我们的足迹循着管廊道轨迹,踩过松软的泥土地、蹚过凛冽的鱼塘,一寸一寸地检查安装质量,实现各分部、分项100%一次验收合格,建证这条“钢铁长龙”成功贯通。


2013到2024,11年间18个项目,我们和南港共同成长,以品质服务推动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在田野与碧波中“建证”着世界一流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的成长与蝶变。

 

时间镌刻着沧海桑田的历史跨越,曾经的南港工业区,河海交汇,天工开埠;如今的南港工业区,澎湃着城市发展的无限张力。千帆竞发,筑“绿”而行,我们的南港故事,仍在继续……


中建股份微信

中建安装微信

中建股份微博

中建安装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 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65014号-1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