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腹地,在这里,煤化工正与其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耦合焕发新机,蹚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近日,中建安装承建的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首套MTO装置核心设备——反应器、再生器、反应器三旋顺利完成吊装工作,三台PE装置反应器全部交付。
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目前在建的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项目,也是中建安装继宁夏宝丰能源、甘肃瓜州宝丰多晶硅等宝丰系列工程顺利投产后,与宝丰能源的再次牵手。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鄂尔多斯煤炭资源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产品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对推进煤炭绿色低碳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中建安装旗下苏杭公司承建3套百万吨级MTO装置、C4装置、烯烃循环水站建安工程,中建五洲承建21台大直径非标设备的制作安装工程。
再战戈壁 掀起“建设攻势”
大漠孤烟,瀚海苍莽,项目地处曾有“死亡之海”之称的毛乌素沙漠腹部,15公里外方见乡镇,对于中建安装项目团队来说,这注定又是一场披荆斩棘的艰途。项目团队充分借助宝丰系列工程建设总结的经验,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短短半个月内,人、机、物集结完毕,迅速投入项目建设。
然而2023年3月开工伊始,乌审旗便迎来了长达三个月的季节性沙尘暴天气,每天下午,5级以上的大风及沙尘暴准时来临,给施工组织带来极大困难。沙尘猎猎之下,项目团队用执著和坚守抗风沙、保进度,在土建基坑开挖阶段,打造混凝土护坡,利用三防布或者土工布遮盖,防止流沙涌入基坑;抢抓上午施工“黄金期”,晨光熹微时,便提前进场清理沙暴留下的厚达3-5公分的尘土,详细制定每日作业方案,确保作业面迅速铺开。最终,项目节点按时间进度有序推进,顺利完成装置区单体体积最大的筏板基础浇筑、推动地下结构完全完工、首次吊装顺利进行......匠心建证高塔拔地而起。
乌审旗地处北纬37度,随着入冬的脚步,踏雪砺剑、燃冬攻坚成了项目建设常态。与雪斗,隔三岔五一场大雪让项目建设举步维艰,为完成6台35千伏油浸式变压器进场安装的首个“冬施”课题,项目团队吹响“除雪畅行”集结号,确保设备进场运输平稳,最终变压器一次安装成功。与天斗,冬季的乌审旗气温低达零下25度,为保证施工焊接质量,项目团队在现场采取搭设供热暖棚、焊前火焰预热、焊后火焰后热等保暖措施,成功实现极寒气候下的碳四异构装置塔器吊装。
双机抬吊 刷新“国内之最”
百万吨级煤化工设备施工最重之吊、历时262天创MTO装置反应器制作封顶最快速度......茫茫戈壁滩,项目团队以坚韧超强的执行力,擦亮煤化工领域优质履约“金名片”。时间回到2023年5月,MTO装置核心设备——反再两器设备制造安装正式开工,其中反应器最大直径16.9米,总重2022吨,本体总高40.01米,安装在15.5米高混凝土框架基础上,如此高、重、大的反应器,制作完成后如何安全、快速吊装,成为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
为此,项目团队在提前开展数据采集、施组设计、资源组织等筹备工作后,经过多次反复论证,前后变更了5次方案,最终确定反应器分两段吊装就位的方案,保证大部分工作均能在预制场集中完成,便于质量管控、节省施工工期。同时反应器第二段总重达1050吨,综合考虑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项目团队确定了利用两台1600吨履带吊“双机抬吊”整体吊装的工艺。但“双机抬吊”同步配合难度大,指挥和操作技术要求高,加之“双机抬吊”吊装设备超千吨,在国内煤化工领域尚属首次。
从方案编制到正式吊装,每一步都是全新的尝试。项目团队通过有限元受力分析、精准模拟吊装过程,对反应器上段吊装结构强度、反应器合拢环焊缝局部热处理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计算,合理分配每台履带吊的负载,并及时清理出2000多平方米场地确保吊装安全。寒风凛冽中,两台臂展长百米的“超级巨无霸”傲然屹立。“一切准备就绪,吊装正式启动!”伴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两台“巨无霸”缓缓起吊,在百米高空密切配合,并通过通信信号传输同步控制,确保起升速度、角度和位置同步,最终,反应器双机吊装一次性成功。匠心兼程,步履不停,项目团队不曾懈怠,又紧锣密鼓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在15天内陆续完成该套MTO装置反应器、再生器、反应器三旋吊装工作。
自主制造 上新“巨型麦克风”
在项目现场的另一边,三台巨型“麦克风”高耸,这是PE装置核心设备聚乙烯反应器,单台重达600吨,由中建五洲项目团队首次制造,目前三台反应器均已吊装就位。聚乙烯反应器分两段制造、合拢拼装,其中异型厚壁锥体上下两端设计直径公差达3.6米,针对锥体尺寸跨度大、筒壁厚的特点,项目团队根据压机能力“诊脉开方”,确定分3段、每段又分为6片制作,通过特制模具分片压制,以满足标准要求,最后在现场“化零为整”,组装成整体,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反应器内部有类似管板结构的分布板,由两块板厚145毫米的钢板拼接而成,为控制焊接变形,项目团队采用双面交替焊接,重达28吨的分布板在焊接过程中“翻身”数十次,最终在10米立车的“精雕细刻”下,平面度和圆度均达到图纸精度要求。同时,在反应器上下两段合拢时,为确保直线度,项目团队引入经纬仪进行测量,实现精准对接;通过电加热对合拢缝进行预热,保证焊接温度符合规范要求,最终完美合拢。3台反应器吊装就位后均于2小时内即完成螺栓紧固工作,体现了设备制造的高精度。
“碳”路先锋,逐绿而行。中建安装将持续深耕能源化工领域,为加快能源绿色变革、推动“双碳”战略实施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