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巍峨矗立,塔器高耸入云,管网蜿蜒交错,满载工业质感的场景、先进硬核的化工设备见证着现代化大型能源化工工业的前进步伐,也记录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钢铁脊梁的背后,是一支队伍立主业、树品牌的奋进历程。
他们在浙江华泓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冬战大雪、夏炼深夜;他们打造精品工程,在浙江信汇、泰兴延长中燃、中化泉州青兰山等项目续写化工故事。一座座化工重器相继建成,过硬担当逐步练就。本期《品牌文化故事》与您相约中建安装旗下石化工程公司大型能源化工团队的故事,一起感受文化温度,传递品牌力量。
大国重器 品质铸就
从兵工改制的时代大潮中走来,我们累计承接数百个大型能源化工项目,从单一的纯劳务输出经营模式向EPC总承包全链条管理模式转变,相继开拓并稳固了江苏、辽宁、山东、河北等区域的化工市场,我们以筚路蓝缕的豪情,开启了品质领先、迈向高端的征程。
杭州湾北岸与钱塘江入海口交汇处,嘉兴港化工新材料园区释放着蓬勃的生态与产业活力,浙江华泓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在这里拉开序幕,我们大型能源化工团队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展开。
浙江华泓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可副产氢气1.6万吨/年。大体量的工程背后,紧张的工期、繁重的交叉作业使得这次建设极具挑战。
我们直面困难,结合各项需求,提效法宝“BIM技术”与工厂化预制结对登场,预制车间拔地而起,管道、钢结构等众多工序前移,三维模拟效果让我们“耳聪目明”,迅速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在车间提前进行模块化施工,再到现场进行组接,双管齐下,263台设备和7000吨结构的安装高效完成。
装置中工艺管道的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都很高,介质对安全性、严密性提出了极大要求,24万吋口内每一寸的焊接质量都必须得到保证。
为了提升建设质效,项目上的自有产业工人队伍“工匠兄弟连”拧成一股绳,建立焊接数据库,实时动态收集焊口信息,识别或预防焊接缺陷,将焊接工作做到精细再精细。
项目质量负责人常常亲身进入大口径管道内检查洁净度,在炎热的夏季,管道内温度超40度,遇到长度长、焊口多的大管道时,往往已是浑身湿透、挥汗如雨,但他毫无怨言:“检查洁净度工作虽小,但这是一个细致活,事关重大,一旦有微小疏忽,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项工作必须亲自检查我才放心。”
在我们的努力之下,管道焊接射线检测合格率比合同规定提高3.2%,一次焊接合格率达99.2%,为国之重器打造“强健筋骨”。
离心式压缩机组作为丙烷脱氢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就位难、对中找正难,但安装一旦“失之毫厘”,使用安全即刻“差之千里”。如何让机组精准入座?我们集思广益,研发《一种承重良好的重型机组用底座》专利技术,让压缩机组不偏不倚,安稳就位,截止到目前无任何异常振动及故障发生。
2020年7月20日,项目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丙烯产品,一次开车成功,一条完整的聚烯烃产业链由此形成,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出征沙场试点兵”的练兵机遇,也为做强做优做大石化主业铺下了坚固基石。
依托大型项目的积累与磨练,我们先后参与到浙江华泓二期、江苏瑞恒等大型石化项目建设中,依托项目研发的穿管专利技术让大型管道穿管行进更快更平稳;创新“盲板”技术拉满试压工作效率;大型管道对口器让焊口对接轻便快捷高效;管道液压顶升器将人工顶升改造为自动液压顶升,省时省力降成本……我们以创新研发的专利、工法及关键成套技术为依托,让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创新引领 模块迁移
在全国丙烯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丙烷脱氢领域持续深耕,顺利承接了延长中燃轻烃深加工项目。2021年12月11日,当时全国最高的丙烷脱氢核心装置——产品分离塔的整体吊装迎来了关键时刻。
直径8.9米、高129.6米的分离塔,用于分离丙烯与丙烷,总重量相当于30多架波音737飞机的空重,要将这么个“大家伙”一次整体吊装起来,并不容易。
在吊装前,我们对施工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反复核算设备重量,将预留和干涉情况模拟到厘米,用32天的时间将塔身各类设备安装到位,做足前期准备。
夜幕降临,项目仍灯火如昼,团队紧张地进行着吊装计算与模拟,每个人心里都铆着一股劲,3600吨液压顶升装置主吊、以开放式门架代替传统“龙门吊”封闭式门架吊装工艺、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履带式起重机行走递送……凝结着团队智慧的各项工艺齐上阵,分离塔缓缓“克服”地心引力,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吊装就位完毕!”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大家心中的石头才随着分离塔一同落地,塔器矗立,直指苍穹,站立起来的分离塔,也见证着我们在大型化工装备吊装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
凭借延长中燃项目积累的大型化工装备整体吊装、模块化运输经验,我们在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福建古雷石化园区,承接了福海创消缺改造项目。
我们需要在园区周围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将该项目中的脱汞单元从凝析油分离装置中拆除,并在减压蒸馏装置中完成移址重建。脱汞单元装置总体积超过1万立方米,总重达1000吨。为了帮助这个“大家伙”安全“搬家”,经过实地勘察和研讨后,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整体移动代替拆散拼接。
经反复研究建模论证、模拟实验,“模块化整体搬迁施工方案”出炉了,不破坏整体结构,而是让它坐着“小车”离开。团队采用SPMT全转向液压模块运输装置,技术人员手持遥控设备,轻轻按下按钮,整个千吨级脱汞单元便平移370米、旋转180度。原本45天的工期变为2个小时安全平稳高效的模块运输,石化“重器”顺利迁至“新家”,国内首例千吨级石化装置模块化搬迁任务圆满完成。
从区域合作标杆项目——浙江华泓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到全国最高丙烷脱氢核心装置——延长中燃6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从深化设计到设备安装,我们将专业做到极致,为公司实现设计引领,打通石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产业链不断蓄力。
智筑油罐 源续匠心
湄洲湾海边,青兰山脚下,12座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安稳矗立,我们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再度牵手,为青兰山库区建造新储罐。
中化青兰山库区预留地新建原油储罐项目主要包括四座7.4万立方米和一座11万立方米的原油外浮顶储罐,我们延续了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的建设方式,提前对罐底板、罐壁板、浮舱顶板和钢构件进行预制,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大规格、高强度钢板一次拼装到位。过往的经验让我们有了十足的底气,在工作中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冬日严寒,狂风与巨浪作恶不断,夏日炎炎,台风与热浪轮番上阵。两百多个日夜,陪朝霞与余晖共舞,伴风霜与热浪同工,是我们的日常。为了提升极端气候下储罐焊接品质,我们使用可移动防风棚让焊接不再“风雨飘摇”,焊接品质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可微调浮盘临时胎架技术,通过提升浮盘底板胎架平整度,有效提高浮盘底板组对焊接质量,让原油之家安稳可靠。
储罐安装无损检测量很大,时值台风季节,“杜苏芮”“海葵”等台风持续肆虐,施工进度被持续的台风暴雨阻碍,为了抢回被台风耽误的工期,我们与业主沟通,将原本的全射线检测方案改为效率更高的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并抓紧台风侵袭间隙进行施工,节省工期45天的同时,检测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现场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性大、监管范围广等因素,我们还在项目现场搭建起一套智慧工地系统,他们就像“移动哨兵”覆盖了整个办公及作业区域,能实时监测现场施工作业动态,让现场有了“眼鼻耳”,相关信息在数字平台上一览无余,现场安全监管、质量监督更高效。
2023年底,中化泉州青兰山库区预留地新建原油储罐项目顺利竣工,一座国家特级石油库于此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