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晞,南通斯堪尼亚商用车机电项目工地的轰鸣已刺破寂静,中建安装与德国大众业主合作的第11个项目即将迎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从传统燃油车变速器生产车间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厂,从单一机电施工到EPC施工总承包,十七载精诚合作,十一次品质履约,我们始终秉持“专业先行 超越期待”的服务理念,从学习标杆到成为标杆,我们历经淬炼,建证着中建安装携手“德式精工”匠心共筑现代化汽车工厂的合作故事。
本期《品牌故事》专栏,我们一起走进中建安装旗下国际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团队的故事,一起感受文化温度,传递品牌力量。
竞速突围 以专业重塑标杆
2008年,27岁的时任项目负责人柴晋阳,带着5名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来到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工厂施工现场,这是德国大众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也是我们第一次承建德国大众业主的汽车工厂机电工程。
德国业主工作标准高、细节管控严。对于部分参建单位质量标准未达要求、英文沟通存在障碍等情况,他们常采取清退措施。面对业主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坚定决心,不仅以业主标准为严格参照,更志在超越,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不断优化施工流程、提升技术水平。
于是,柴晋阳每天带着大家反复研究图纸和规范,把每个环节的标准和业主要求烂熟于心,每天与业主沟通当天的施工方案,并确保任务日清日结。在过去的17年里,我们始终坚守这样的工作标准与习惯。无论业主提出何种要求、交付怎样的任务,我们从不推诿、拖延,始终以使命必达的信念,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任务。时任德国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工厂生产厂长的昆特说:“你们从不找借口,任务交给你们我很放心。”
让业主放心的不仅是执行力,还有我们对待质量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施工期间,柴晋阳发现厂房管线没有统一的布局,风管、水管、电缆“各行其道”,虽然施工方便了,但不仅不美观,更不利于后期管线检修维保。于是,他带领团队主动对厂房所有管线梳理分析,引入桥架设计,把各类管道、线路进行集成式排布,不仅让各类管线变得井然有序,还节省了厂房顶部空间,为以后各类检查维修提供便利。这项改进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并将其作为德国大众汽车厂房建设的新标准,在以后所有厂房建设中推广使用。
凭借扎实的机电施工能力,我们也跟随大众业主从大连来到了天津,承接了天津大众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二次配项目。那时,土建刚收尾,机电系统尚未完备,我们必须快速完成水电气全通,满足业主每天安装两台设备的速度要求。
为此,我们提前谋划,将任务拆解为12个节点,4个班组多专业交叉推进;同时提前介入设备调试,与厂商无缝对接。最终,30天内完成了240台设备安装,验收“零整改”,助力业主如期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这份答卷再次被业主列为大众后续同类二次配项目建设的样板案例。我们还提炼出一套涵盖设计、采购、施工全流程的现代化汽车工厂总承包标准体系,成为同类汽车工厂快速建造的标杆。
精益服务 以品质超越期待
在与德国大众合作期间,“超越期待”是我们的服务信条。2018年,我们首次以EPC总承包身份承建了天津大众APP310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厂房项目,由于设计调整,管线安装空间从1米压缩到0.6米,原设计历经50余次改动,近万米管线路由交错穿插,施工难以下手。
团队果断采用BIM技术重新建模,在虚拟空间中预演管线走向,提前修正400余处碰撞点,并通过每周三次跨专业协同会,实现机电、结构、暖通等施工进度和信息实时共享。验收时,母线平整度每米误差不到1毫米,远超欧标。
2024年,我们再战南通斯堪尼亚商用车机电工程,该项目锚定打造世界“灯塔工厂”标杆目标,在智能化生产、绿色制造等领域设立严苛标准,对施工工艺、建设精度、工期把控提出极高要求。由于20个单体分散在30万平方米大小的场地内,为实现施工资源的高效调配,我们将全场划分为两大施工片区,每个片区配置独立的预制加工厂和材料倒运厂,为长距离运输节省时间。
由于前期土建作业面移交滞后,且多道工序同场作业,严重影响机电施工组织。我们因地制宜、错峰穿插,动态调整机电施工工序,在工艺设备已进场区域,我们积极协同业主调整管线设计布局,不仅避开工艺设备流水线,更为后续检修维保预留了充足空间,仅用6个月完成30万米桥架及管线、7万平方米风管、130万米电缆的建设任务。在球形网架管道施工中,我们优化路由并切分大口径管道,通过精准定位,最终将18万米管道安装偏差控制在1厘米内,既保证质量又节省15%时间成本。
一个个超越期待的数字背后,是我们对精益服务的执着追求。2017年腊月二十五,极寒天气将天津大众汽车DQ381媒介升级项目供水管线冻裂,产线濒临瘫痪。在业主一筹莫展时,他们找到了正在项目春节值守的时任项目总工孙益领,他带着值班员一边用叉车调用项目部的生活储水应急,一边和业主团队共同组建了一支临时抢修队,从当晚8点奋战到次日10点,供水管线成功修复,产线未受到任何影响。
不仅如此,在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期间,为配合业主提前调试产线,时任项目工艺负责人豆浩每天清晨6点抵达项目现场,手动启动压缩机,持续坚守到晚上9点准时关闭设备,连续一个月风雨无阻,保障业主调试顺利进行。“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已成为刻在团队脑海里的行为准则。
薪火相传 以学习锻造团队
在与德国大众携手共进的漫长历程中,我们的团队实现了卓越的人才孵化,为海外输送了3名三级机构班子成员、5名项目经理及20余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轻的团队成员都在一线的磨砺奋斗中快速成长,真正成为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在团队能力建设中,“传帮带”机制与学习习惯培育形成双重驱动,懂技术、会语言,成为我们团队的“标配”。面对全英文的会议、文件和图纸,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每个成员每天要在项目晚例会上朗读英语,大家从羞于表达,到后来可以高声、流利地朗读英文合同、规范,与业主交流也越来越自信。
作为德国大众五个项目的核心成员,孙益领始终以传承为己任,悉心培养的青年才俊已成为海外发展的中坚力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0届技术骨干颜文,在7个月的系统培养中,从基础图纸设计到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之后又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项目主力的蜕变。
“专业传承必须因人施策”,这是孙益领坚持的育人理念。他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成长路线图”,建立“日指导-周总结-月提升”的闭环培养机制。凭借“会什么教什么”的倾囊相授,已累计培养出8名项目班子成员。“师傅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是永远比业主多想一步。”如今已担任泰国阳光电源项目总工程师的颜文,依托创立的创新工作室,积极投身海外人才孵化工作,为公司国际化版图扩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潮涌东方,风正帆悬。德式精工与中国建造的碰撞,成就了令大众业主惊叹的效率与品质。而这背后,藏着无数奋斗的日夜。凌晨三点的灯光,见证着我们挑灯夜战的坚守;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承载着我们对每个细节的反复斟酌与精益求精;一代又一代安装人紧握海外发展的接力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突破。
展望未来,中建安装德国大众项目团队将继续以匠心为笔,饱蘸汗水与智慧,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新篇章,让中国建造的旗帜在国际舞台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