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启动外立面灯光调试

发布日期:2025-03-11
【字体:打印

近日,南京南部新城夜空被一片流光溢彩的“冰晶世界”点亮,一艘“绿色巨轮”,承载中芬两国合作友谊,驶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座备受瞩目的中芬合作示范工程——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启动外立面灯光调试,这座“零碳未来城”的标志性建筑已呼之欲出。

1-44aac7544039ecc6ee471b0e44d9228d.jpg

作为住建部批复的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区)试点项目,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1.1万平方米,由中芬低碳生态与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特色会展中心、高端商务酒店及商务办公中心等组成。中建安装旗下中建五洲、中建电子分别承担展示中心、多功能展馆及地下商业等建筑钢结构工程和智能化施工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对外展示低碳生态技术的重要窗口,也是中芬两国在智慧城市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装配式施工 模块搭建

中芬合作交流中心以低碳生态“冰立方”为设计理念,巧妙采用钢混、钢木以及全钢等组合结构,赋予建筑独特的动感与生命力。

2-4e9c4bd83f2b76f47f279ce26290fbba.jpg

其中,会展中心采用全钢结构,室内层高超8米,钢梁最大跨度为33.6米且单榀重量达100吨,面对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等挑战,项目团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造优势,采用“工厂预制+地面拼装+整体提升”施工方案,将所有钢梁、钢筋桁架楼承板等先在工厂预制完成,分段运输至现场完成精准拼装后,使用350吨履带吊进行整体吊装,不仅将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更是提升了施工速度和效率,为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的建筑提供有力支撑。

三座钢木组合结构的芬兰绿色与清洁技术展示厅也是项目实现低碳的一大亮点,木结构的环保性能与钢结构的快速搭建相结合,为建筑单体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超低能耗提供有力保障。建设过程中,所有钢结构都是项目团队根据BIM技术深化设计后,由工厂预制后运到现场,搭建一栋钢木复合建筑的主体结构只需要40天。

智慧化运维 灵活监管

项目团队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始终,根据项目系统特性,联动30余家关键设备厂商,组成“全系统对接小组”,定期召开对接接口会议,将对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与灵活调整,联合运用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通过搭建智慧管理控制平台和集成式管理平台,将各系统数据全面集中,统筹管理,实现项目信息的“一界掌握”,也为项目后期运维提供有效便利。

3-99eb38d796a771aa106d4ad236bf1410.jpg

为满足写字楼等场所中不同人群对环境舒适度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质量,项目团队精心打造的温控系统能够自动优化温度范围和模式。用户还可通过后台App等远程监控界面,随时随地查看并高效便捷地控制温度。此外,系统支持根据具体场景需求,先设定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在特定时间自动调整室温,提升生活便利性并有效节约能源。

低碳化应用 绿色环保

在项目绿色低碳运行方面,项目团队采用一系列解决方案,将冷热源、送排风、水系统、空气质量、能效监管等系统结合运用,通过中央机房进行联动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空调和暖通设备的能耗情况。

项目团队还搭建碳排放管理监测监管平台作为“能耗大管家”,能够对关键能耗设备进行精细化智能调节,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平台还可通过数据情况,分析评估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为整个楼宇系统量身定制最优运行策略。

4-6660cb3b5719a51a7246ae5afe2b8ec3.jpg

项目智能化系统不仅显著减少了能源损耗,还大幅提升了空调和暖通设备的能效,实现能源回收再利用,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环境监测预警和安全预警能力,全面实现建筑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可计量、可展示、可监测。项目投用后预计可节约能耗约20%。

目前,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外立面施工,正在进行室内精装、设备调试和室外道路施工等。


中建股份微信

中建安装微信

中建股份微博

中建安装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 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65014号-1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