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从保运行到提效能,石化检修团队30年守护“能源心跳”

发布日期:2025-09-17
【字体:打印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石化装置则是驱动产业升级的“钢铁心脏”。在这些“钢铁心脏”持续安全高效稳定运转背后,一群石化装置运维检修者正以匠心为刃、以创新为钥,守护着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命线。

中建安装石化检修运维技改团队近三十载深耕不辍:从手工焊花里淬炼初心,在智能浪潮中勇立潮头,不仅筑牢了石化装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屏障,更以“设计-施工-检修-运维”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赋能行业,为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期《品牌文化故事》与您相约中建安装旗下石化工程公司检修运维技改团队,一起感受文化温度,传递品牌力量。


旬日攻坚:在“火口”守护工业脉搏


21世纪10年代,国内石化产业步入快速扩张期,装置大型化、工艺复杂化渐成常态,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成为企业的核心追求。此时,老旧化工装置的检维修压力随之陡增,而这也为我们团队成长创造了时代机遇。


993dd303a51f69da6c69858ab6e7a0a8.jpg


1977年,老一辈中建安装人从辽化建设一线南下金陵,投身当时全国最大的烷基苯生产基地之一——金陵石化烷基苯厂项目,从此中建安装便与金陵石化结下不解之缘。40余年间,我们相伴成长、同频共振,多次承担化工装置检修改造任务。2017年,金陵石化再次将烷基苯厂五区联检重任交予我们。17天工期内,105项管道检修、170台安全阀拆装、64台换热器维护等密集任务,相当于以往检修两倍的工作量。


10d5bef8d0d68d9a0621d526378735df.jpg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立即成立20人的管理团队,集结“工匠兄弟连”等260名产业工人火速奔赴一线。60管廊老旧管线更新中,管道内残留的苯、硫化氢等剧毒物质,加上服役多年的管线焊缝老化、壁厚严重减薄,结构强度岌岌可危,让每一次切割和焊接都像“在气球上切豆腐”。我们提前进行风险评估,设置警戒区域、“双监护”等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组织内部结构施工组和外部设备保障组协同作业,里应外合,根据焊缝老化程度与壁厚情况制定针对性切割焊接方案,依序完成每一项操作。最终,我们成功克服技术、耐力与心理的多重考验,让“危机四伏”的老管线在10天内焕新就位。


27aba8d0c7086521baae6d0b10c5aea3.jpg


来不及片刻停歇,我们旋即转战要求更为严苛的300#、400#酸区:焊口需100%无损检测、热处理、硬度合格,利旧焊口则要做坡口消氢和着色处理。当时国内石化检修尚未形成标准化施工体系,我们只能依靠多年的施工经验一点点摸索。我们调派10名“工匠兄弟连”金牌焊工带队,轮番作业,采用氩电联焊、埋弧焊等方式,焊接完成后按规范加热至250℃并进行保温,使焊接接头中的扩散氢溢出,有效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我们还给每套装置检修项目进行编码,当天检修结束后,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在标牌签字确认,确保日清日结。


563f834ab50f4dab38ffc0e535bbb819.jpg


五月高温下,他们裹着密不透风的专业防酸服,厚重闷热得如同裹着棉被,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没开工前心里总有些忐忑,但一穿上这身工装,肩头像压上了沉甸甸的责任,满脑子就只剩一个念头——焊出100%合格的焊缝。”

历经17个日夜的连轴转后,我们如期高质量完成本次检修任务。近乎密闭装置内的极限施工、高危管道内的动火作业、风雨夜里的执着坚守……这场硬仗验证了团队在复杂高危工况下的卓越检修能力,团队总结出的反应器内外网篮施工技术获评省级工法,在后续检修运维项目中多次应用。同时,“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匠心底色也在一次次淬炼中愈发鲜亮,为未来承接更高难度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技改焕新:让千吨重器安稳“搬家”


“十四五”初期,石化行业绿色转型倒逼“技改效率革命”,传统“拆解—重装”模式因工期长、污染风险高被诟病,模块化建造成为行业探索的新方向。我们也凭借福建福海创消缺改造项目打响国内石化装置模块化搬迁第一枪。


646f7ca05c51b4f3de41543edb77729c.jpg

  

2022年,福建漳州古雷半岛海风猎猎,福海创项目上一边是正在生产运行中的石化装置,相隔不到2米的另一边,就是重达千吨亟待搬迁的脱汞单元,需将其从凝析油分离装置拆除,移址重建。

千吨重器如何“转身”?能不能给它安上“脚”自己走过去?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先拆解再重建安装”施工方案,而是借鉴了房建施工中模块化安装的技术逻辑,首先利用三维技术对整个装置建模,可视化分析整体和各节点受力,经过上百次推演,1个月内完成建模分析和施工方案编制。搬迁过程中结合先进的SPMT特种运输设备,技术人员手持遥控设备,即可将脱汞单元整体平移旋转。经过2个小时,成功实现国内首例石化装置模块化整体搬迁,一次性成功就位,节省工期120天。这一技术还在延长中燃等多个项目中深度运用,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方案。

改造还涉及庞大的10万吋工艺管道更新,时值七月,“杜苏芮”沿北太平洋一路呼啸而来,肆虐的狂风骤雨让原本就短暂的工期更加紧迫起来。我们在现场搭建了数字化预制工厂,采用自动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加工设备,预制工艺管道超过6万吋;500名建设者日夜坚守,用一个月啃下3.6万吋工艺管道现场安装的“硬骨头”;凭借创新应用自主设计的盲板技术,实现安装与试压同步进行,从台风眼里抢回45天工期。


6a68110db3e1bc9c40823bc6019fad8e.jpg


与此同时,为实现施工现场与后端技术指导高效联动,我们还运用专业软件精细排布施工计划、云端联动设计院与创新工作室,实现资源优化与远程智慧支持,根据现场实际远程建模、推演,预设并解决设备、管道、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以技术突破为工程品质奠定基础。

“拆旧建新”到“整体搬迁”,从人工精焊到工厂预制,团队以匠心领航与智慧驱动为大型装置绿色化检修技改树立新标杆,积累了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实力与坚定信心。


智启新程:给钢铁丛林装上“慧眼”


随着工业4.0的深入推进,石化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运维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78f60409333ffb176d63b3bbec9b9934.jpg


2025年在江苏金桐烷基苯装置检修项目,我们要在25天工期内,对烷基苯、高纯氢及高碳三套装置同时进行检修,需完成静设备检修、酸区管线更换、其他区域管线改造及阀门更换等任务,工程量为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历年检修之最。这一次,团队要让“老经验”遇上“新智慧”。

面对海量管道更新难题,基于过往丰富的检修项目实践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体系,我们果断决定前移战场,将酸区管道预制深度提升至73%,在更安全、更可控的数字化加工厂内完成管段的精准切割、焊接,再运到现场组装,把现场高危区域的风险和耗时压缩到最低。为提升团队人均效能,我们充分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让进度、人员位置、物资流向和安全状态实时透明、尽在掌握,打造信息畅通、响应迅速的有机整体。

在高风险的氢氟酸区,对于关键部位检查,我们运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运维设备,对受限空间、高空管廊等区域进行无死角、高精度检查,为装置安全运行加装智能化“火眼金睛”。搭载多传感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路线平稳移动,热成像模块显示某段管道法兰温度异常,比相邻区域高出5℃,它立即停下,调整焦距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将数据实时上传,生成红色预警标记,提醒团队成员及时更换。

“人眼巡检”到“智能诊断”,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我们仅用19天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全部检修任务,较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周,保障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各项指标平稳,产能迅速拉满。


dabeb2dbe18702244a7998500ba8e6bb.jpg


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发来表扬信,对团队的高效协同与严谨作风给予肯定。凭借多个项目的优质履约,我们再次与江苏金桐、金陵石化牵手合作,承担7.6万吨/年绿色表面活性剂建设、江苏南京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等项目,续写美好合作篇章。

 

从金陵石化的手工焊花,到福海创的模块化舞步,再到金桐烷基苯厂的智能巡检……一代代安装人接力深耕,在能源化工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刻下清晰足迹,以持续迭代的技术突破与全周期服务效能,为石化强国建设贡献不竭动力。


中建股份微信

中建安装微信

中建股份微博

中建安装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纪检监督举报 | 拖欠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 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65014号-1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