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中建安装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积极投身净水处理、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置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6月30日,中建安装华西公司成都简阳市2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打捆实施施工总承包项目全面完工,顺利进入调试阶段。
该项目是四川省投资总额最高、规模最大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打捆实施项目,建成后沱江简阳流域内将实现污水“零排放”,为长江送去“干净水”,对改善简阳市城镇人居生态环境,完善集镇排水设施,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乡镇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期《改革创新进行时》栏目,一起走进简阳28个乡镇的生态治理故事......
进村入户 搭建污水处理“高速通道”
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简阳市28个乡镇的4万多户居民,分散居住在22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乡镇间相距较远,乡镇内住户聚集,污水支管网走向无法准确定位。为了对现有管网进行全面摸排,
项目管理人员分散至各乡镇间,穿涵洞、越农田、跨河沟,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反复确认支管网走向,用一张张图纸绘制拼凑出28个乡镇污水管网全貌。
“村间巷道到处都是排放出来的污水,越是气温高的时候就越难闻。”在支管网排查过程中,镇金镇2社社长张德泉诉说着村上70余户居民多年的苦恼。项目管理人员经踏勘现场后发现,该村社离主管网距离1000多米,污水无法直接接入主管网。项目团队会同政府部门研讨敲定专项方案,为没有条件接支管的农户修建化粪池,疏通原本堵塞的雨水沟,建立环绕村社的长达1300米的支管网,砌筑50余座收集井,经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雨污分流,镇金村一举摘掉“污水村”的帽子,达成“精准治污,不落一户”的目标。
改造后,村前屋后的污水、废水不见踪影,取代排水沟的是一排排河道堡坎和排水设施。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建设入户收集井4600个、铺设3万余米入户管网,村民把新建的乡镇主管网比喻为“高速路”,把入户收集井比喻为“收费站”,改造后的污水搭上了“高速路”,
穿越4600个“收费站”,经收集处理达标后才能达标排放,有效改善了沱江简阳流域水环境质量。
“大羽”治水 过堂把脉 治理疑难杂症
简阳各乡镇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下管线复杂,图纸等相关资料缺失,项目经理张羽立即成立外事协调组,同政府及村民标注地下供水供气管线、国防光缆等走向,为后续施工创造便利条件。面对地表跨河、穿越藕田稻田、临铁路高速路开挖、暗渠修建等问题,项目部联合业主及专家成立技术攻坚组,深入现场“过堂把脉”,理清技术难点,先后组织5次专家会审,编制顶管、钢板桩、灌注桩、深基坑等数十项专项施工方案,为施工生产保驾护航。
踏水镇河道污水管线施工需横穿桥洞,且河道上方民房密集,贸然开挖河沟会造成房屋撕裂位移、河道堡坎垮塌等现象,项目部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原本2米深的污水管标高调整为90公分,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边开挖边回填埋深,并加固原有河床,减少对地基的影响。施工中,项目人员发现多户村民家中排水设施破损严重,设计不合理,便与技术组设计了科学美观且不影响房屋基础的排水方案,村民在看到排水效果图后,高度认可,主动配合施工人员入户工作。
群策群力 科学施工获村民点赞
平息乡竹山村4组一位村民家中的雨棚,位于项目厂区进口处,给设备进场带来不便,乡政府再三协调该村民均不同意拆除,得知情况后,项目人员登门沟通,详细介绍、耐心讲解拆改方案。沟通中项目人员了解到该村民曾在污水处理厂工作,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经多方考察后,项目团队邀请该村民参与项目后期日常营运工作。不久后,该村民主动与项目部取得联系,同意项目团队的雨棚拆改建方案,还热心协助项目部处理其他问题,为后续施工打开良好局面。
管网施工需采用钢板桩进行护坡施工,但钢板桩机械施工会产生较大震动,影响居民生活。项目团队反复推敲方案,制作精简易懂的施工流程图、3D施工立体图,安排专人与政府对管网区域内每户进行沟通,讲解钢板桩施工措施的优势和稳妥性,同时调研村民作息,将施工时间调整至居民外出时间。经多番协调,赢得居民理解,保证了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项目部提前谋划、科学施工,定点监督,当日问题当日解决,仅用2个月完成28个乡镇全部厂区土建和绿化工程,110公里主管网铺设;10天完成1180台设备安装工作,如期完成了通水试运行总体目标。项目连续两年荣获简阳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十大重点行动”优秀项目。
践行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中建安装解民忧、惠民生,以绿色建造共筑美丽家园,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屏障!